阿弥陀经抄写网

宿甘露寺僧舍全诗翻译赏析

发布时间:2022-10-31 06:08:53作者:阿弥陀经抄写网
宿甘露寺僧舍全诗翻译赏析 宿甘露寺僧舍

  曾公亮

  枕中云气千峰近,床底松声万壑哀。

  要看银山拍天浪,开窗放入大江来。

  注释:

  ①甘露僧舍:甘露寺。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,下临长江。

  ②松声万壑(hè):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。壑:山谷,山沟。

  ③银山拍天浪:形容波浪很大,像银山一样。

  译文:

  云雾弥漫在枕边,山峰环绕在近旁。

  躺在床上倾听松涛阵阵,无数山谷像在呼啸哀歌。

 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,

  只要一打开窗子,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。

  鉴赏:

  甘露寺居山临江,林木苍翠,风景秀丽,是镇江的一大名胜。诗人不写甘露寺的白日美景,而用工巧的笔触,描绘出一幅空旷美妙的江南夜色图,写出了江水的壮丽和甘露寺的险峻。首句写山峰的云气,次句写山沟的松声,末两句写长江的风貌。一句诗一个画面,全诗浑成合美。诗中有画,景中有情。

  榜首句从所感之气着墨。诗人自富贵的京城来到幽僻的古寺,这里没有九酝八珍、华屋锦被,只要家常便饭、陋室布衾。突然变化了的环境,他不适应,难以入睡。夜深了,天凉了。山间的雾气袭进屋来,如轻纱,似薄绡,缥缥缈缈,讳饰了层峦迭嶂。第二句从所闻之声着笔,写山寺下面,深谷纵横,苍松郁郁;晚风吹来,松涛阵阵,如哀如怨,如泣如诉。“枕中”“床底”,点明诗人现已寝息,紧扣诗题“宿”字。“万壑哀”,语出杜甫《诸将五首》之五:“巫峡清秋万壑哀”。曾公亮诗中的这一“哀”字,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宣布的消沉悲凉的声响。用“千”写“峰”,用“万”写“壑”,极尽描述,从纵向描绘北固山奇险变幻、充满生机的现象。这两句写近景,对仗工稳,用笔细腻,文字跌宕生姿。

  三、四句写前景。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休憩的,可寺外层峦叠嶂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,烦扰着他,翻来覆去,不能安息。诗人心情激动了,干脆披衣起床,翻开窗户,顶风站立,凭栏远眺。天空没有月色星光,地上熄了万家灯火。周围的全部都被漆黑吞噬,看不见山,看不见树,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。只要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,这条水的巨龙,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、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,宣布动地的长吟,不甘缄默沉静,永无睡意。诗人尽管看不清,但能幻想出它那波澜雄壮的雄壮气候。所以掉转诗笔,将描绘目标由千峰、万壑转向长江、巨浪,开辟出一个奇秀宽广的新境地。“银山拍天浪”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,气势警拔,形象生动,层层润饰,词约义丰。“银山”从色、形、质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描写波澜的光荣、无量以及沉重感。“拍天”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大,使人感到触目惊心,惶惶不安。不必“玉山”而写“银山”,用词是雕刻的。银是仅次于金的宝贵金属,色白而绚烂。用鲜亮的词把普通的波澜写得非常夸姣,分外显豁,寄寓着诗人高尚的情怀。“开窗放入大江来”,从横向展示了长江挟风劫雷飞跃而来的英姿壮采。“放入”可说是再往常不过的词了,“开窗”不是看到大江,而是“放入大江”,当诗人把它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时,就产生了不往常的效应,化死景为活景,变平平为奇特,使人视野一新。一起又刻画了一个气势特殊、伟力无量的“开闸引流”的伟人形象。最终一句振起全诗,豪放而豪放,是逼真之笔。把长江的洪波巨浪写得如此壮美,如此撼人心魄,在古今诗词中是并不多见的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弥陀经全文

  • 阿弥陀经注音

  • 阿弥陀经浅释

版权所有:阿弥陀经抄写网